科学合理地组织学业水平测试(必修)复习
马春生 刘江田
(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210037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210018)
化学教育 2012第1期
摘要 以江苏省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必修)复习为例,阐述“科学合理地组织学业水平测试(必修)复习”的原则和策略。
关键词 化学学业水平测试 科学方法 复习原则 复习策略
学业水平测试是基于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高中学生各学科学业目标达成的考试。学业水平测试已成为改革高考制度的重要途径,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
科学合理地组织学业水平测试(必修)复习,就是要科学地分析考试说明和试卷结构,确定复习原则,把握复习的深广度;制定合理的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效率;组织模拟试卷的命题,贴近学业水平测试水平;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等级。
1 科学分析考试说明和试卷结构,确定复习原则
考试说明体现学业水平测试的指导思想和考查范围,是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的纲领文献。分析历年学业水平测试卷,可明确试卷结构、试题难度、命题特点、能力考查的水平和方向。
“2011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1]中,列出认知性测试考点148个,其中138个考点的水平层次要求为知道、认识(A)和了解(B)(占93%),技能性测试考点10个,其中9个考点的水平层次要求为初步学会,体验性测试考点62个,其中60个考点的水平层次要求主要为体验(I)、认同(II)。
表1是2011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化学(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试卷难度和考点分布表,从分值上看,容易题、较难题、难题的分值与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水平的等级分C(60分及以上)、B(75分及以上)、A(90分及以上)基本对应,试卷结构、考点分布、试题难度与学业测试等级有密切的相关性。
表1 2011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化学(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试卷难度统计
|
容易题 |
较难题 |
难题 |
题号 |
1-20题(60分) 24A第(1)小题(3分) 第(3)小题(7分) |
21-22题(6分) 24A第(2)小题(5分) 25题(6分) |
23题(3分) 26题(10分) |
分数分布 |
70分 |
17分 |
13分 |
注:24B题中,容易题为5分、较难题为10分
对比2009、2010、2011三年学业水平测试试卷以及考试说明中的样题,江苏省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的试卷结构和考点分布、试题难度、试题类型基本保持一致,体现出江苏省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的标准化命题思想和考试政策的连续性。
综合分析2009、2010、2011三年江苏省化学(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卷以及考试说明中样题的考点分布和试题难度,可把考题分成必考题、选考题、冲A题三类(表2)。
表2 高中化学(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题型分析
类 型 |
考 点 |
主要考查内容 |
必 考 (选择题) |
化学用语 |
判断粒子结构简图、电子式、离子方程式等书写的正误 |
物质结构 |
判断粒子中质子、中子、电子数目,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 | |
化学实验 |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实验的现象 | |
物质的量 |
粒子数、物质质量、气体体积、溶液物质的量浓度间的换算 | |
离子反应 |
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共存 | |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
比较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原子半径的大小等) | |
氧化还原反应 |
判断具体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元素被氧化还是被还原等 | |
化学能与热能 |
判断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化学反应总能量的变化 | |
化学反应速率 |
根据实例判断化学反应的快慢和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 |
电化学基础 |
知道原电池的组成 | |
有机基础知识 |
判断同分异构体,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的特征反应,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主要性质等 | |
选 考 (选择题、填空题、推断题) |
元素化合物知识 |
钠、镁、铝、铁、铜、氯、硅、氮、硫等元素及化合物性质、用途、相关实验现象、检验、推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 |
选修1或选修5 |
略 | |
冲 A (23、26题) |
离子检验及综合计算 |
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判断溶液中存在的离子、计算离子浓度,守恒法计算等知识的综合应用 |
实验探究及综合计算 |
元素化合物知识、实验设计、评价的综合应用,实验数据处理和综合性计算 |
以考试说明、测试试卷以及上述列表分析为依据,制定学业水平测试(必修)复习原则如下:
1.确保合格原则
确保参测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是复习的基本目标。学业水平测试关注的首要指标是试题有无较全面地覆盖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内容[2]。复习中要对考试说明列出的知能点进行全面梳理,认知性测试A、B水平层次的考点是复习重点。
2.合作学习原则
针对复习中涉及的知识点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多,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强化知识记忆和理解,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复习效率,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段复习原则
可分成知识梳理、模块化复习、模拟试卷训练三个复习阶段,确定各阶段的复习重点和策略,进行科学有效的复习。
4.把握深广度原则
对本省使用的不同版本教材进行对比,根据考试说明,针对各知识点的认知水平层次,精编讲学案,精选练习题,防止超标复习和无效复习,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5.组织研讨原则
组织中心组成员进行学业水测试说明和测试卷的研讨,把握测试方向和命题特点、命题趋势。组织各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进行复习研讨,提高复习的组织水平和教学水平。
2 制定科学的复习策略,合理组织复习工作
2.1以备课组长为核心,有序组织复习
在学业水平测试(必修)复习中,涉及到讲学案编写、模拟试卷组卷、练习题选用、考试组织、试卷批改分析、对学困生辅导等诸多事务。这些都需要有序地组织和安排,因此,备课组长是组织复习工作的核心。实践证明,备课组长若不能发挥核心作用,该学校的化学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工作就是一盘散沙,就不能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2.2精心编写讲学案,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讲学案是复习的重要材料,具有适合本校学情,复习针对性强的特点。在复习过程中,备课组应当在充分研讨考试说明和教材的基础上,分工合作,由每位参与复习的教师主编若干个单元的讲学案,使之具有针对性。还可编写“化学概要”,帮助学生记住相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在编写“化学概要”时,可将主要概念、离子的鉴别方法、常见物质的颜色、用途等进行梳理对比;将钠、铝、铁、硅、氮、硫、氯等典型的元素及化合物编成转化关系图;将重点学习的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和糖类、蛋白质等有机物的重要性质进行列表比较;将化学与生活模块中常识性了解内容编成组合选择题和填空题进行归纳整理。
2.3开展分组互说互查,强化知识记忆和理解
在学业水平测试(必修)考点中包含大量的需要记忆和梳理的化学知识、化学规律。要记住大量信息,就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找出记忆规律,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记忆训练。
“分组互说互查”是进行科学记忆和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对知识理解和应用的有效方法。
一般将学生分成4人小组或2人小组,对照“化学概要”进行“分组互说互查”。
学生在互查中互补知识缺陷,促进对知识的联想、贯通,在互说中消除对知识记忆和化学方程式记忆的畏惧,形成合作学习、互相激励的学习环境,提高复习的效率。
例如:对照“氮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图进行互说互查。
图1 “氮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图
同学间互说互查时,一要说出图中每一化学物质的颜色、状态和水溶性、有关物质的用途;二要说出每一个转化关系中的反应物和产物,以及反应现象;三要说出重要反应的装置(实验室制取氨气、喷泉实验);四要找出图中四个重要的反应方程式(①②④⑧)并进行默写。五可拓展互说,比如说出上述物质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氮等分子的电子式、二氧化氮与水反应时的气体体积变化等。通过几次互说互查,使学生建构起牢固的“氮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网络。
2.4用“写满字法”二次做题,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在模拟考试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某个选择题学生的做答是对的,但问到具体选项中有什么错误时,学生却回答不出来。
例如,下面的选择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是100%。
下列物质的变化中,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完成的是 ( )
A.SiO2 → H2SiO3 B.Cl2 → HClO C.NO2 → HNO3 D.H2SO4(浓) → SO2
但教师让学生写出相关选项的化学方程式时,能全部写正确的不到50%。
这一例说明,在平时的练习中,这类题学生已做熟了,正确率自然很高,但他们对选项的内涵并不完全清楚,知识点和知识块仍存在缺失。当正式考试时,选项变一下,就很容易失分。
“写满字法”分析试卷,是针对这类问题提出的解决策略。通过“写满字法”训练,拾遗补缺,有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增强对概念的理解,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答题的正确率。其做法是教师在讲评试卷或学生在家复习时,对试卷中的部分或全部选择题,让学生在每一个选项边都“写满字”。比如在上例中,学生在B、C、D选项边写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在A选项边写上SiO2不能与水反应。
2.5分层推进,各有侧重
在知识梳理复习中,以学生学业合格为重点,强化知识记忆和必考题的训练;在模块化复习中,目标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业合格率,有效推进学业水平达到B级的学生人数,复习中强化知识网络的互说互查和重点化学方程式的默写,同时对学业水平测试的中等难度题(21、22、24、25题)进行针对性训练,对答题的规范化进行指导;在最后阶段的模拟试卷训练时,应兼顾有能力冲A的学生,瞄准学业水平测试的冲A题(23、26题),在实验设计和用守恒法解题方面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
2.6开设讲座和公开课,引领本地区的复习工作
学校间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方式各有不同,复习质量参差不齐。开设讲座和公开课是做好复习引导工作,推广先进复习经验、提高本地区学生学业水平等级的重要途径。
2010年3月,我们向全市高二化学教师开设专题讲座,介绍“科学合理地组织学业水平测试(必修)复习”策略,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许多教师结合学校实际,改进复习方法,当年这些学校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合格率和获A等级人数有了较大的提升。
2011年3月,我们组织开设全市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分析讲评公开课。进一步推广“科学合理地组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该次公开课采用模拟试卷讲评方式,分为两课时,由两所学校的两位青年教师用同一个班级接龙上课。第一位教师对23个选择题讲评,第二位教师对24、25、26大题讲评。在课前先用模拟卷对该班学生进行测试并批改试卷、进行分数和答题情况的统计分析。
第一位教师上课时,首先将学生分成四人一个小组,让他们互相检查23个选择题的答题情况,同时让学生将选择题按“必考、选考、冲A”分成三类,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情况。通过这一活动环节,使学生加深对试卷结构的了解,明确考试范围,知道自己存在的知识和能力缺陷。接着教师公布选择题的正确答案,根据各题得分率选出典型题目,让学生自己分析错选原因,理清解题思路,在这些题的每一个选项边“写满字”。通过这一活动环节,帮助学生有效地找出知识块缺失。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应用“化学概要”,针对缺失的知识块进行互说互查,并默写相关的几个重要化学方程式。在第二次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中,学生在共同纠错中,强化了知识的记忆,提高了知识应用能力。上述教学活动的中心目标是提高全班学业水平测试的合格率。在此基础上,教师用守恒法对第23题进行分析,使明确该题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兼顾冲A学生的学习要求。
第二位教师接龙上课时,首先投影几名学生对24、25、26题的解答,让学生查找解答中的主要错误(表3)。
表3 模拟试卷中填空题答题的主要错误
|
主要错误 |
24题 |
知识点记忆不过关、方程式书写不规范 |
25题 |
反应特殊点记错、电子式、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不规范 |
26题 |
不会看曲线图、不会判断过量、不会用守恒法解题 |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三个题目逐一分析,给出解题步骤和正确答案。通过这一活动环节,提高学生规范答题意识,查找知识漏洞。然后,教师投影近三年来,这三个试题的考点范围和命题特点归纳对比表,让学生明确这三个试题的主要考试内容和试题结构。再组织学生参照“化学概要”进行针对性的分组互说互查,进行知识补缺。最后通过变式练习和讲评,达成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3 制定学业水平测试评价量规,提高模拟试卷的质量
模拟试卷在复习中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指导性。在对学业水平测试(必修)复习的研究中,我们研制了“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必修)试卷评价量规[3]”(表4),对模拟试卷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进行简化测评,限制模拟试卷命题时的随意性,给教师在进行自主命题和选用各地模拟试卷时提供一个评价标准。
表4 江苏省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必修)试卷评价量规
内 容 |
项 目 |
满分 |
得分 |
合计 | |||
试卷结构 |
必修1约45%,必修2约40%,选修15% |
10 |
10 |
8 |
6 |
5 |
|
注重考察化学核心知识和学生的科学素养 |
10 |
10 |
8 |
6 |
5 | ||
试题的知识点覆盖面大,基本题约70% ,稍难题约20%,较难题约10% |
10 |
10 |
8 |
6 |
5 | ||
各类化学知识比例合理(理论、无机、有机、化学与生活等) |
10 |
10 |
8 |
6 |
5 | ||
整卷结构合理、试题分布自然 |
10 |
10 |
8 |
6 |
5 | ||
试题内容
(每项扣分或得分不得超过满分值,不得为负分.) |
符合新课程标准(超标一处扣2分) |
10 |
|
| |||
新题占30%以上(每少5分扣1分) |
5 |
| |||||
兼顾各版本教材(发现考察内容只在某一版本教材中出现的,有一题扣2分) |
5 |
| |||||
科学无误(错一处,扣2分) |
5 |
| |||||
考察的知识点没有重复(重1处扣2分) |
5 |
| |||||
选择题的选项随机分布(连续三题选项相同的扣1分,某选项出现频率偏多的扣1分) |
5 |
| |||||
没有错漏(错或漏1字,扣1分,) |
5 |
| |||||
试卷答案规范、没有错误 |
10 |
| |||||
总 分 |
100 |
|
市级模拟试卷,对本地区学业水平的复习和学生的最终考试有很强的导向性,命题小组应充分研讨前三年省学业水平测试卷的命题特点、对比上一年度和本年度考试说明中的内容变化,发挥集体智慧,确保模拟试卷的质量和水平。
4.结语
“科学合理地组织学业水平测试(必修)复习”,能有效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效能,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减轻师生在复习中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
2011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后,我们对四所不同层次的学校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数据部分验证了上述结论。
表6 实验班、对照班学生2011年化学学业水平(必修)测试等级统计
学校 |
M(一类校) |
N(二类校) |
J(三类校) |
K(四类校) | |||||
|
实验班 |
对照班 |
实验班 |
对照班 |
实验班 |
对照班 |
实验班 |
对照班 | |
人数 |
51 |
55 |
47 |
47 |
42 |
41 |
30 |
34 | |
成绩等级 |
A |
45 |
42 |
7 |
7 |
5 |
1 |
|
|
B |
6 |
13 |
31 |
29 |
20 |
15 |
12 |
10 | |
C |
|
|
8 |
11 |
16 |
22 |
18 |
20 | |
D |
|
|
1 |
|
1 |
3 |
|
4 |
随着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越来越受到社会和高考录取时的重视,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工作也会变得越来越科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2011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朱宇. 考试研究2008,4(2):107-114
3.马春生.高考,2007,(3)::42-44